本期荐书人:姚峥华 唐山
1。《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美]杰克·斯奈德 著 吴强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1月
“民主化催生民族主义,因为它服务于一个民族内部权势集团的利益,后者寻求利用人民的热情进行战争和经济发展而无需让政治当局向普通选民低头。”“民族主义,以人民名义进行统治但并非必然民治的原则,为精英们提供了一条受欢迎的且无需彻底民主的道路。”……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杰克·斯奈德在这本民主化和民族主义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中,频频提出挑战传统观点的大胆论述,在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相似困境的当下,他重新审视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并力图为避免民族主义冲突开出药方。不想生病的读者,都应该看这本书。
2。《当图书进入战争: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美]莫里·古皮提尔·曼宁 著 犹家仲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怎么火起来的,《布鲁克林有棵树》作者贝蒂?史密斯如何成为全民偶像……1200种不同主题共计1.2亿本军供版图书,如何帮助美国赢得了战争,还成就了一批畅销书作家,从而推动了出版行业平装书革命,并且使阅读习惯从知识分子扩展至整个民族。这真是一场无硝烟的思想文化战,只能说,书籍的力量无穷,它比火药大炮厉害。
3。《棚内棚外: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辉煌与悲怆》潘争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1月
提起“上译”,熟知它的人恐怕都会脱口而出几句经他们演绎的电影台词,“上译”不仅做为一个影视行业的单位,更因为他们独特的艺术创作使其成为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文化符号。作者系著名配音演员刘广宁之子,做为从小浸淫在上译厂内外工作生活之中的“译二代”,加之后来的补充采访,他以旁人无法替代的“全息”视角,以丰富细节和生动描述披露了译制工作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丰碑,一代艺术家多舛的命运和对艺术无怨无悔的追求,令人唏嘘。
4。《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法]埃利克·奥森纳 著 林盛 译 鹭江出版社 2017年1月
一个顶好的标题,整个人类文明史都浓缩在一张纸里了。法兰西学院院士埃利克·奥森纳是个有创意的人,写过棉花国之旅,水的未来,还有语法是一首温柔的歌,这次直接从中国出发,经由阿拉伯世界,再往西欧、北欧,一路前行,直至俄罗斯、加拿大,踏遍森林树木,以纸为主轴,跨越国家边界和文化边界,写就了一部文明史。星球与纸共生了两千年,那么,对纸了解得越多,对这个星球便懂得越多吗?但愿如此。
5。《齐泽克的笑话》[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于东兴 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年2月
齐泽克爱讲荤段子,这已成这位当代哲学大师的一个符号。齐泽克的理论不好懂,但他的笑话却很好懂,比如他曾说过,人们在上电梯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摁关门键,事实上,这并不能加快关门速度,但依然人人如此,因为现代人沉浸在“主动作为”的幻觉中,只计操作,不计结果。比如投票,比如论坛发声,均可列入其中。
本书中的笑话不少是对极权社会特有现象的讽刺,读来亲切,有些则带有思辨色彩,比如医生对患者家属说:通过手术,你夫人成功地活了下来,但她肛门肌肉失控,今后粪便将不断喷涌而出,还会从嘴中不断喷出来。这位家属惊呆了,医生说:我是开玩笑的,你夫人已死于手术了。齐泽克有一种犀利的淘气,所以招人喜欢。
6。《旧日风云(二集)》许礼平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1月
《旧日风云》好书榜曾经推荐过,香港文化名家许礼平浸淫书法、收藏行业数十年,熟知文化圈各种因缘际会人情典故。这是此系列第二集,有深藏功与名的香江潜龙潘静安,“乐夫天命”的傅抱石,结缘中国艺术的苏立文,身负传奇故事的神医柯麟;这里还有“同画异幅”的真相,圆明园《寒食帖》流传经过,当今拍卖市场乱象……许礼平通过其所藏,考证与它们有关的人和事,内容有趣而颇多掌故。
7。《下游老人》[日]藤田孝典 著 褚以祎 译 中信出版社 2017年2月
《下游老人》,意指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被迫过着底层生活的老年人——即使月薪过万,将来也有可能老无所依。常年工作在扶助贫困老人福利团体的藤田孝典先生,用大量的现实案例及数据统计,分析了老人们是如何失去体面生活的,并提出了预防和解决方案。不仅为尚未步入晚年的中青年们提供了预防方案,也为中国社会面临的老龄化提供了参考借鉴。
8。《张天翼日记》张天翼 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7年2月
张天翼是著名作家,曾被鲁迅指为当时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夏志清先生说:“张天翼的讽刺天才比鲁迅还高。”1951年起,张天翼曾担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人民文学》编委及主编等职,还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党委成员、书记处书记,因厕身高层,他成为当时文坛风云的见证人。本书收录了张天翼1957年至1974年日记(无1965年至1967年、1970年至1971年部分),涵盖了“反右运动”“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初期”“五七干校”等几个重要时间段,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史料。
9。《布满贫民窟的星球》[美]迈克·戴维斯 著 潘纯琳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1月
埋藏在贫民窟中的社会问题,是否有一天会像火山一样突然集中爆发?《布满贫民窟的星球》直观地让原本与我们相隔千里的极度贫穷瞬间近在眼前。作者迈克·戴维斯书中一再提醒:21世纪的大多数城市被污染和腐烂包围,蜷伏在泥泞之中,最后一根稻草随时可能出现。我声明,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为此岌岌担忧着。
10。《世界的苦难》[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著 张祖建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布尔迪厄是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生研究横跨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文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他坚持“个体并不是自己的中心”,而是社会所赋予,人性并非天生如此,而是通过与符号世界博弈而获得的。布尔迪厄的研究致力于让每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是谁,他充满个性与偏执的研究甚至被称为“社会学恐怖主义”。
布尔迪厄一生饱受争议,其理论作品较难懂,但他先后完成了数十本社会调查,则平易近人。本书是他晚年与22位合作者耗时3年,访谈数百人形成的田野调查报告,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人史,揭示出普通民众的苦痛,并指出这些苦痛的社会根源。本书有口述史般的震撼力,又有小说般的精彩,但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位社会学大师的犀利与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