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麦粒肿
麦粒肿 又名睑腺炎,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 针眼 ”,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在睫毛也就是眼毛的根部有两种腺体:皮脂腺和汗腺,作为眼睑支架的睑板,它的内层还有一种腺体叫睑板腺,起湿润眼球的作用。麦粒肿,就是指这些腺体因细菌感染后产生急性化脓性炎症的疾病,也称为睑腺炎。皮脂腺发生感染时称为外麦粒肿;睑板腺发生感染则称为内麦粒肿。
宝宝麦粒肿的原因
麦粒肿 由感染所导致,通常为 葡萄 球菌感染,一般会累及睑缘或眼睑内一个或多个腺体。麦粒肿可自发形成,也可由脸缘炎引起。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会出现l―2次麦粒肿,也有人反复发作。当孩子长 针眼 时,切勿让孩子自行挤压脓液,或帮孩子挤脓,会容易引起并发症。麦粒肿分两种,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
外麦粒肿:睫毛的毛囊部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叫睑缘疖,卫生条件差、体质弱或屈光不正的人,易得此病。得病时,眼睑局部红肿、充血和触痛,近睑缘部位可触到硬结,有时耳前 淋巴结肿大 并有触痛,甚至有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脓排除后症状逐渐好转而痊愈。外麦粒肿化脓后如任其自破排脓,常因疤痕收缩而引起眼睑变形、外翻、上下睑裂闭合不全等后遗症,所以应引起注意。
内麦粒肿:又称睑板炎。内麦粒肿是睑板腺的急性炎症,其症状与外麦粒肿一样,但因炎症在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疼痛较剧烈,炎症持续时间也长,严重时整个眼......
麦粒肿症状
麦粒肿 俗称 针眼 ,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小孩子由于卫生习惯不太讲究,喜欢用手揉搓眼睛,所以尤其容易得病。麦粒肿通常数天即可痊愈。
眼睑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合膜面埋在睑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麦粒肿就是这两种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 葡萄 球菌,所以麦粒肿多为化脓性炎症。麦粒肿的症状包括
1、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
2、3―5天后形成脓胩,眼睫毛底部周围的眼睑出现带有黄头的脓。脓头周围的眼睑皮肤肿胀、发炎。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
3、疼痛或触痛。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
4、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
麦粒肿分为内外两型,两种的症状有所不同。
1、外麦粒肿为蔡司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约2―......
麦粒肿检查
医生在咨询病情和检查孩子眼部症状后,一般可判断出孩子是否得了 麦粒肿 。医院一般会进行以下检查:
1、体格检查:麦粒肿检查的重点注意眼睑的改变,眼睑皮肤面局部红、肿、热,可触及硬结及压痛。严重患儿球结膜面充血,并有脓点,发热,伴有颌下或耳前 淋巴结肿大 。可触及耳前肿大淋巴结,压痛。如麦粒肿患儿有全身反应,应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分类。医生凭借着睑板腺上小肿物,病程较长、无红肿、无痛,边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即可作出诊断。
2、辅助检查:如有全身反应,会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分类。
麦粒肿应注意与下列病鉴别:
(1)睑板腺癌:睑板上肿物发生在老年人,或手术刮除后在原处复发,小儿很少涉及此病。
(2) 霰粒肿 继发感染与内麦粒肿的鉴别:前者先有无痛不肿的结节或肿块,口后才有红肿痛的症状。而后者起病急,红肿痛结节同时出现。
麦粒肿怎么治疗
麦粒肿 的治疗以局部热敷、酒精擦拭为主,切勿随意自行挤脓,否则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严重甚至引起眼眶蜂窝织炎。
1、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
全身及局部 抗生素 治疗可促进炎症的消失,青霉素族的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均可,它对化脓菌的作用都很好。局部可点眼药,一般使用0.25%氯霉素 眼药水 即可,如分泌物多可用利福平眼药水效果好。小儿入睡后可涂金霉素眼膏。
用酒精 棉球 擦拭眼睫毛根部治疗麦粒肿,效果非常好。
当孩子诉说眼睑发痒、出现红肿或疼痛时,爸妈可即刻用酒精棉球帮孩子擦眼睫毛。擦时要双眼紧闭,用酒精棉球(不要太湿,太湿时挤掉一些酒精)在眼睫毛根处来回轻轻擦几下。擦后双眼会感到发热(发热时不可睁眼,否则酒精会渗透到眼里使眼睛疼痛),待热劲过后再睁眼。只要当天擦2―3次即可消肿。
若孩子情况严重,可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一般医院会让情况严重的孩子进行输液。配方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4支+左氧......
麦粒肿用什么药
一般情况下,儿童得了 麦粒肿 可以用 眼药水 或者冰敷,这个能暂时起到缓解作用,但是最好还是去看医生 彻底解决好一点,这样比较安全。治疗麦粒肿的药物主要就是在输液治疗时可以运用配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4支+左氧氟沙星2瓶,24小时可以痊愈,左氧氟沙星和舒巴坦钠具有广谱杀菌能力,很多细菌都可以杀光光。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滥用。
1、防风散结汤加减。
组成:防风8克,白芷10克,前胡10克,黄芩10克,元参12克,花粉10克, 陈皮 8克,赤芍10克,浙贝母10克,桔梗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清茶油膏
组成:生清油,茶叶末各适量。
用法:用等量生清油与茶叶末调为糊膏,装入磁罐备用,挑清油膏涂于纱布上贴于眼睑病灶处固定,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3、穴位贴药疗法
处方:生地、生南星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每取少许置胶布上,贴敷双侧太阳穴,日换1次。
疗效:用药3-4天,有效率达100%。
4、熏洗疗法......
麦粒肿吃什么好
孩子得了 麦粒肿 ,爸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饮食要有节,定时定量;不要乱吃 零食 ,不要挑食偏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全面营养,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下面为爸妈提供几款治疗麦粒肿的食疗:
1、菊花甘草汤
原料:白菊花50克,生甘草5克。
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功效: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
2、金银花露
原料:金银花适量。
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功效:清热解毒。
3、栀子仁粥方
原料:栀子仁6克(捣为末),粳米50克。
做法:粳米煮粥,临熟时下栀子仁末,搅令匀,趁温服之。佐餐,1剂/日。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和胃。
4.薏米参叶粥
原料:薏苡仁(鲜者)50克,人参叶6克,粳米100克。
做法:人参叶水煎,取液200毫升。薏苡仁、粳米淘净,放入锅中,加人参叶煎液及水适量,烧至沸后,文火炖至熟烂,供食用。
功效:健脾益胃利湿。
5、拔......
麦粒肿传染吗
正常情况下 麦粒肿 是不会传染的。虽然有时候家里一人长了麦粒肿,发现其他成员也会长。这可能是因为家里卫生环境比较差,或者多人共用一条 毛巾 的缘故。因此至少3个月应该要换一次毛巾,并经常蒸煮消毒。
广为流传的说法:“长 针眼 是因为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或是“和长针眼的人对看自己也会长针眼”,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除非是长了麦粒肿的人用他摸过眼睛的手接触了健康儿童的眼睛,这倒是可能感染上麦粒肿。
此外,由于眼睑上有很多需要认真看才能看出来的小毛孔,当儿童用手揉眼睛,用毛巾擦脸,或者画眼线,脱戴 隐形眼镜 的时候,都可能会将细菌带到这些毛孔内,侵入眼睛的皮脂腺或睑板腺,从而引发麦粒肿。身边如有得麦粒肿的儿童,家长应尽量避免自己的孩子与之共用同样的物品。
麦粒肿预防
细菌无处不在,预防 麦粒肿 的关键就是预防细菌感染。小孩没有自制能力,眼睛发痒时,喜欢用手揉搓眼睛,细菌也随之被带入到眼睛内。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麦粒肿都是由外源性细菌入侵造成的,所以平日一定要严格注意矫正孩子的用眼习惯,保持眼部卫生,这是预防麦粒肿的关键要素。
1、防止眼睛疲劳
如果长时间用眼疲劳也会引发麦粒肿,当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或看书时,应提醒他适度进行放松,眼睛干涩的时候也不要去用手揉,应该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
2、单独使用一条 毛巾
预防麦粒肿的关键,就是防止多人共用一条毛巾。毛巾属于每天必备的清洁用具,应该专人专用,定期还要进行严格消毒。如果许多人使用一条毛巾,脸上的油脂和其他分泌物容易变成细菌滋生的温床,如何交给其他人用的话,可想而知就会引发麦粒肿。
3、游泳以后要进行眼睛消毒
孩子大多喜水,在夏季时家长会带着孩子去公共泳池游泳,享受清凉,消暑解热。但与此同时,也给麦粒肿的产生埋下了隐患。游泳时要......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 712
儿童营养食谱 | 吃什么对眼睛好 | 怎样才能长高 | 儿童换牙顺序图 | 手足口病 | 水痘 | 诺如病毒 | 白血病的早期症状 | 脂肪瘤的危害 | 腮腺炎传染吗 | 中耳炎 | 猩红热 | 扁平足 | 鸡眼 | 麦粒肿 | 甲沟炎 | 学前教育 | 孩子上幼儿园哭怎么办 |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 小学入学年龄 | 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 近视眼怎么恢复 | 弱视 | 四岁宝宝身高体重 | 正确的刷牙方法 | 儿童牙齿矫正 | 小儿地中海贫血 | 儿童骨骼发育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儿童口臭 | 龋齿 | 红眼病 | 疝气 | 小儿鸡胸 | 自闭症 | 肛裂 | 针眼 | 包茎 | 抽动症 | 脑瘫 | 记忆力 | 儿童心理学 | 口吃 | 儿童保险 | 感统失调 | 吃什么能长高 | 长高方法 谜语 | 学钢琴的最佳年龄 | 智力发育 | 幼儿简笔画 | 儿童笑话 | 儿童音乐 |查询引导
孕育周刊 从怀孕到生子,各种知识全搜罗。 母婴检查 列举检查项目、时间、注意事项。 疾病防疫 多种母婴疾病护理及治疗全解读。 营养饮食 孕育饮食宜忌、营养功效供你参考。 保健护理 怀孕、产后、育儿保健护理知识。联系编辑: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